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背后:文化生产市场化边界何在?

《财经》记者 高洪浩/文 宋玮/编辑  

2017年10月12日 21:13  

本文2635字,约4分钟

随着文化生产与精神生产在经济社会与人民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与经济、市场的结合,其边界在哪里,应该如何界定边界,是学界与业界急需研究的问题,也是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这类研究机构成立的意义所在。

10月10日上午,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经管学院教授魏杰将担任院长。

随着此次清华文化经济研究院的成立,文化经济这一概念再次被提出。目前,我国并没有官方或学术机构对文化经济的概念做出完整的诠释,长期以来,文化经济被囊括在“文化产业”的概念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我国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2017年4月,根据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化产业按照行业划分,包括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游戏业、创意设计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会展业以及文化装备制造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聚焦于经济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不再被频繁提及,文化产业、精神生产恰恰在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以及现阶段居民消费转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魏杰曾在第三届华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会中发表观点,在居民富裕以后,更多的消费不是物质享受,而是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因此在过去我国两大支出产业——传统制造业与房地产业都陆续出现问题后,中国经济若要谷底重生,其中一个新支柱就是包括以影视、旅游、文化、出版等精神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达30785亿元,同比增长13%,比同期GDP名义增速高4.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4.14%。2015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作家与作曲家联合会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发布文化与创意产业最新报告:《文化时代——第一张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地图》,文化产业的效益已经超过电信行业。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CNG)、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发布的《2017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7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997.8亿元,同比增长26.7%;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统计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271.7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45.94亿元增长10.49%,7月27日上映的电影《战狼2》创下56.74亿元的华语电影历史最高票房。

尽管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与经济、市场结合下的多种行为具体应该如何界定,文化经济现象以及市场化的边界应该在哪里,文化行为的市场化需要有什么样引导与规范,这些由文化生产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仍然在非常大的讨论空间。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钱颖一认为,未来中国文化和经济将会互为依托、互相助力,创造文化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这其中有大量文化经济规律和政府相关的政策问题需要研究;而从企业和行业的有关层面看,目前非文化行业围绕文化要素进行的创新都在变得越来越活跃,包括移动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和数据科技的爆发,以及越来越多非文化行业、企业日益频繁的文化行为。因此,研究文化与经济的互相作用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的多个生产领域,充分的市场化带来是竞争,以及伴随着竞争所带来的产业升级与优化,有益于产业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要素,与人类精神、认知息息相关,因此在与市场经济的充分结合下,往往会呈现出了更复杂的表现。

市场毫无疑问是文化生产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但这当中仍有许多文化与经济不向兼容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中国艺术研究院连辑院长就曾指出,以文化企业贷款为例,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产业进入经济领域少不了金融的支持,但是文化多数是轻资产、软资产、无形资产,拿传统的金融信贷的准入门槛去衡量,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拿到所需要的贷款,这个问题到今天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过度市场化也容易对文化生产带来负面效应。以演艺业为例,近年来明星高片酬的问题困扰行业多时。当制作方在唯票房、收视率论的指导下,流量明星的高片酬已经成为影视剧制作最高的成本支出。根据《财经》记者了解,在目前影视剧制作上,整体演员的片酬占比有时多达70%。正常情况而言,在市场定价下,只要不压缩其他制作环节的正常支出,演员的高片酬本无可厚非,但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演员片酬高企,制片方不得不从其他环节节约成本,严重影响文化产品的产能与质量。

在娱乐业,明星鹿晗在微博公开恋情后,微博流量爆棚一度造成系统崩溃,与此同时,引起的连锁反应包括粉丝之间的骂战、甚至有粉丝因其而做出极端行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也是文化产品之一,其行为是否应该得到规范,以及经纪公司、影视企业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什么都值得谈论。

除此之外还包括收视率与票房造假、中国的文化公司与海外市场的交往合作,这些都与商业化、市场化、公司企业治理息息相关。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公司治理与产业化的领域研究取得颇多成果,而产业化和企业化有许多经济文化的方法和内容却鲜少介入到文化活动中来,比如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型问题、文化企业的公司治理以及所谓产业兼顾。上述问题恰恰是文化活动在向产业化、企业化的过程当中衍生出来的问题。

在国民消费转型后文化产业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文化行业的充分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以及文化行业市场化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所有的这些命题都需要得到很好的研究,当中不仅仅是经济学命题,甚至包括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

因此,中国需要越来越多跨界的学术机构、民间组织、行业协会,从学术与理论的角度,为这些问题找到思路、解决方法,并且对国家的文化产业进行科学的指导,这同样也是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这类研究机构成立的意义所在。

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

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是清华大学自主建立的跨学科交叉校级研究机构,研究院将整合国内外政府机构、学术界和企业界资源,推进文化企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合作,推出年度中国文化经济白皮书,定期举办中国国际文化经济发展峰会,以及出版文化经济前沿研究丛书。还将参与并组织国际文化经济交流活动,建立文化产业学习平台。

(《财经》记者 高洪浩/文 宋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