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造成ICO乱象的不是金融科技,而是坏了的想着割韭菜的人心

2018年07月07日 17:29  

本文4962字,约7分钟

“本来ICO的是某种有形的财富,或者能够在未来带来现金流的东西,现在你故意把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ICO了,实际上是把你把不讲信用的逻辑证券化,在用新的金融科技证券化做东西。不是金融科技错了,而是你那个心坏了,你那个不良的心和不信用的心坏了。”7月7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以“探寻开放与监管新范式”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财富论坛上如此表示。

王忠民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出了很多问题,那金融科技的底色是什么?这个话题可以延展到金融的底色是什么?或者说经济的底色是什么?回到根本上,则是信用问题。

金融无非是把所有的信用如何能够在全社会当中挖掘得更充分,配置得更恰当,使用得更有效。当市场经济成为经济真正的有效部分的时候,除了把信用发挥到最佳的金融端口之外,金融还会把全社会任何一个人经济的财富、资产、有形无形的东西,特别是无形的信用变成最有效自己的特色和资产。

说金融科技的底色不纯,底色不好,底板不好的时候,也就是说全社会的金融信用机制,社会的信用机制不好的时候。把“空气币”ICO就是一个典型。

王忠民表示,本来ICO的是某种有形的财富,或者能够在未来带来现金流或成长的东西。现在你去证券化或ICO时,故意把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ICO了,实际是把你不讲信用的逻辑证券化,在用新的金融科技证券化做东西。不是金融科技错了,而是你那个心坏了,你那个不良的心和不信用的心坏了。

王忠民认为,所有人都没有在信用当中真正的走向市场经济制度,因此我们把市场经济实体这一部分,搞出了一些坏事情。

我们的金融全部搞去套利,而不是让金融真正配置全社会的有效资源。到了今天,我们发展金融科技的时候,又用最新金融科技的方法,管你听懂没听懂,先赶快割一茬韭菜,骗你一把。

王忠民表示,信用这种财富和有形财富不一样,一旦找到了它的原点,一旦可以由金融、金融科技场景无限应用的时候,信用的财富可以有无穷大、无穷广、无穷深。反之,如果没有建立起来,所有的金融都在反向的时候,我们信用财富就会毁于一旦,就会无穷小,化为零、化为负值。非正即负。人人都光想着骗人,这个时候社会真正运行的财富就少了,即使用了金融科技的手段和方法。

王忠民最后谈到,原来的物理世界、投资世界、货币世界、信贷世界,用的是准入式监管,你符合我的标准进来做,老百姓看的是只要是这些机构做的我就认可,我相信你审批过的上市公司背后都是好人,不会骗人,骗人的一定是他后来学坏了,不是天生就坏的。

我们过去的监管是数字型,只看单一的,证监会监管什么,银保监会监管什么,其它监管什么。如果出现一个新的数字化东西,都不叫你那个名字,不知道谁监管。ICO出来之后,到底哪个部门监管,如果出了问题,要求负责任的时候,就会说这不是我监管的。

懂的人会用套利方式把你放在其中。如果你出现问题,全部砍掉都不要做了,无法甄别谁对谁错,所以一刀切,全部砍掉。连我们说最好的支付场景,都受到波及。现在的牌照不仅是不发新的了,甚至还收回几个老的,大的很多公司反而进不来了。

以为下发言实录:

王忠民:因为说到金融科技,毫无疑问,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机构都在寻求它的场景,寻求它的爆款,寻求它的介入力度。但是今天看起来,这中间又出了好多问题,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话题,叫金融科技的底色是什么?

这个话题可以延展到金融的底色是什么?或者说经济的底色是什么?回到根本上,我一句话来概括,是我们的信用问题。金融无非是把所有的信用如何能够在全社会当中挖掘得更充分,配置得更恰当,使用得更有效。当市场经济成为经济真正的有效部分的时候,除了它把金融这样一个把信用发挥到最佳的金融端口之外,还把全社会任何一个人经济的财富、资产、有形无形的东西,特别是无形的信用变成最有效自己的特色和资产。如果我们今天再看,加了一科技,最新的科技,不管是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不管是智能化或等等东西,无非是把底色的东西,呈现什么样的场景和工具性的运用。

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才发现,说金融科技的底色不纯,底色不好,底板不好的时候,也就是说全社会的金融信用机制,社会的信用机制不好的时候。金融科技本身也能干坏事情,而且更方便、更容易、更有效。就出来了,但是我们这个时候回答说,不是金融科技错了,而是你这个底色不够健康,不够健全,不够有效。

比如你刚才提到的,我可以把“空气币”ICO,本来你ICO的是某种有形的财富,或者能够带来未来现金流或成长的东西,你去证券化或ICO,结果现在故意把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ICO了,实际是把你不讲信用的逻辑放到证券化,用新的金融科技证券化做东西,不是金融科技错了,而是你那个心坏了,你那个不良的心和不信用的心坏了。

好了,我们今天说我们在金融场景有没有干坏事情?突然发现,我们今天所有人看到宏观统计数据和自己的财务账本的时候,我记得有领导人提了说大家不做假账,如果我们今天一说,是数据没有反映真正的事情,今天股市当中打得最多的还是欺诈上市,你上市的时候,基础信息都不对,今天M2那么大的东西,如果看经济稍微有点问题,要放更多的货币,是你这个信用能不能把它传导到最有信用的和使用者,就是传导到那个机构和那个人的头上去。

如果我们今天看任何一个东西的话,才发现我们今天整个我们的经济,我们的金融和我们的金融科技,应该完成一次历史的洗礼和革命,这就是把我们中国人的信用场景、信用底色、信用逻辑全部建立起来,如果我们建立起来,我们今天就不是所有的贷款都要抵押,都要担保,而是说你基于信用的东西。如果说我们中小机构特别是企业,都说贷不到钱,如果说你跟大机构比缺的是有形财富,但是你有一个财富是信用,能不能贷到款,穷人唯一有的资产是信用资产,而不是有形资产。我们回答所有这些问题的时候,才发现是我们从一开始到今天,所有人都没有在信用当中真正的走向市场经济制度,因此我们把搞市场经济的实体这一部分,搞了一些坏事情。

当然,我们也成功了好多,又把我们的金融全部搞向在这里面去套利,而不是真正的让金融配置了全社会的有效资源和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又到金融科技的时候,又用最新金融科技的方法,管你听懂没听懂,先赶快割一茬韭菜,骗你一把。

回到今天,金融没有错,科技金融没有错,反过来说,今天信用体系对改造信用机制有没有作用?来了,如果说所有的社会行为、语言行为、学习行为,金融当中的行为,都以区块链的账本,不是你一个人的流水账和复式账,而是把你所有的信息、价值传输,交易全部记载清楚,我们就完成一件信用底板的事情,你所有的行为、语言和交换,全部永续记载,不可篡改。这个时候,当我们满足了中国人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干坏事情。

第二,不管用什么方法,如果干得好的事情,基于信用的,就可以快发展、快成长,你的信用就有无限的场景、无限的价值化,这时候你的信用就可以换来信贷,可以畅行无阻,可以做任何事情,这是今天看金融完成到这一步,到金融科技的时候完成得更多。更有意思的是,当信用是负面东西的时候,我们用金融和金融科技,可以把一切负面东西找准,而给予社会在信用制度当中成本最大化,最后就没效了。

如果金融科技来的时候,才有助于我们改变中国的信用基础制度,才让我们的金融和金融科技更好了。

最后一个逻辑,信用这种财富和有形财富不一样,一旦找到了它的原点,一旦可以由金融、金融科技场景无限应用的时候,信用的财富可以有无穷大、无穷广、无穷深。反之,如果没有建立起来,所有的金融都在反向的时候,我们信用财富就会毁于一旦,就会无穷小,化为零、化为负值。非正即负,人人都光想着骗人了,这个时候社会运行真正的财富就少了,即使用了金融科技的手段和方法,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下去,所以我的呼吁是,以新的金融科技,寻找我们的底色,改变我们的底色机制,从而让金融和金融科技步入真正的信用发展的有效两轮驱动。

苏琦:王理事长从你说的信用底色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一讲到币圈,讲到这些事情,你会发现越是对它不是太懂的大叔大妈,他们喜欢去做这些事情,虽然跟李行长也讨论,跟我们投资品匮乏有关系。我在想会不会就是说,我一直担心,这些东西,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之前讲数字化鸿沟,落在后面的人他愿意去追,但是容易受到伤害,想把它当成韭菜还未必。

王忠民:金融方面你说的这种场景很普遍,大叔大妈对新的东西不了解,但是他乐于其中,包括股票。到金融科技这个层面,这个现象减弱了,做币的是很年轻的这些人,大叔大妈要听懂稍微有点费劲。这是一个现象的两种表现,这两个表现当中,你问的问题,我听了后面几个嘉宾说的,在这个问题有几个不同的标准。

当我听完了Alex讲的,他是把今天如果一个创业者要办一个创业公司,把这个创业过程中,原来做投资的时候,直接把几个东西在一个点上完成了,把它做成数字化资产,已经不是原有的资产了,但是做成数字化资产的同时就货币化了,做成代币,我还要同时已经证券化了,甚至可以同时期货化了。就是把所有过去人类历史当中数字化、金融化走的所有东西,放在一个点上一次可以完成,了不得了吧。我们今天看我们梳理流程、场景是分渠道、类别、层次去做的。这恰好是我们今天数字世界真正的效率。

回到刚刚的问题,形成原来物理世界、投资世界、货币世界、信贷世界的时候,用的是准入式监管,你符合我的标准进来做,老百姓看的是只要这些机构做的我就认可,我相信你审批过的上市公司背后都是好人,不会骗人,结果骗人之后,一定是他后来学坏了,不是天生就坏的。

我们今天要说的,基于金融发展历史来看,是有序的,今年可以在一个点上完成的数字化世界,今天怎么讲?穿透到微观最主体的信用中去,在一个点上完成了货币化、期货化,完成了一切东西,是基于你之前的数字化、初始的数字东西,这个监管好了,你用什么化都可以做出。

恰好我们过去的监管是数字型,只看单一的,证监会监管什么,银保监会监管什么,其它监管什么。如果出现一个新的数字化东西,都不叫你那个名字,不知道谁监管。

ICO出来之后,到底哪个部门监管,如果出了问题,要求负责任的时候,就会说这不是我监管的。懂的人会用套利方式把你放在其中,监管的是你,是新东西,都不是我的。如果你出现问题,全部砍掉都不要做了,无法甄别谁对谁错,所以一刀切,全部砍掉。连我们说支付是最好的场景,现在的牌照不仅不发新的了,甚至还收回几个老的,大的很多公司反而进不来了。

监管和过去行政的格局不是基于信用底色的监管形成的格局,讨论完之后,我的监管是适用于过去的场景,现在所有的场景可以一次性做完,如果不监管到底色当中,不知道怎么监管。当然我们可以做一个监管沙盒,这个沙盒应该是协会来做,因为只有协会整天和他在一起。科技的领域当中不能放在监管当中,应该放在协会下边,新东西里不守信用的才能出局,这样才是新的监管。

所以监管是信用底色的,以行业协会为的载体的,让所有守信的金融科技可以发展,不守信的都即刻出局。

王忠民:我把这个“我不知道”再延伸一下,如果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基于金融和科技的,都是“我不知道”的时候,一定是向未来创新。

这个时候“我不知道”,我包含两个维度延展:第一个维度是监管者也不知道,法律制定者也不知道。包括直接参与者自己要操作什么和明天能够成功的东西也不知道,都不知道,所以需要一个创新的环境,这就需要一个沙盒,就需要一个别人做了就不是违法的活动,这是第一个延伸,这个“不知道”是多维的,是整体的,不是单一的。

第二个,突然你的信用可以基于原来知道的,原来的信用,你上学从来没有抄过东西,从来考试是真的,文凭是真的,买卖东西的时候,从来都是有效支付的,过去如果你还是公司,集资以后,对其它公司股东负责任,你IPO也负责任,你其他的东西是一个记载清楚的,如果你其它都是守信的人,你在做新的不知道的事情的时候,大概率是守信的。如果你其它都是干坏事情,你干“不知道”事情的时候,大概率是想套利,想钻空子,想骗人。好了,我把“不知道”从这两个角度再延展一下,信用就更有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