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于军: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同质化竞争成最大诟病

2018年12月01日 13:15  

本文3117字,约4分钟

“外资进来不会是打破市场规则,会带来很多国外的新思路、新产品、新理念。我们也非常明白,中国市场的接受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要开放,中国客户的需求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更殷切,往往国内都是需求早于产品,监管当然有的时候也相对落后于市场发展,但我觉得外资进来可以在这个领域大大的提升我们国内的市场成熟度。”12月1日,瑞银集团亚太区执委会委员、瑞银证券总经理钱于军在“2018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全球变局下的财富管理”上如此表示。

1

瑞银集团亚太区执委会委员、瑞银证券总经理   钱于军

钱于军表示,中国是高监管、严监管的市场,外商进来后合规和不踩地雷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谈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他觉得中国国内市场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其中有一个国内市场最大诟病的地方,我们觉得是同质化竞争。

以下为发言实录:

钱于军:非常感谢主持人,非常有幸受邀来参加这个活动。其实瑞银,尤其我代表的瑞银证券跟北京有非常深刻的渊源。王行长提到2006年在他看来是中国金融开放真正对外开放因为入世五周年了,坦率讲瑞银也是这么背景来的。

当年大家想象一下,在06年恰恰是瑞银证券在国务院特批先行先试的情况下,突破了当时的监管的法律,当时的证券公司监管的法律里面说到,不允许外商,我说的是不允许外商入股全牌照的国内证券公司,而且外商在2007年才根据中国证监会出来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规则,允许做单一牌照的证券承销保健合资公司,必须中方控股三分之二,外商最多只能拥有三分之一,而中方既然控股,实际上定义为必须是证券公司投行。坦率讲,这个规则当然后来外商也前赴后继,我们瑞银正好在07年出台这个新政策之前,通过一个特别独特的老北京证券出现财务的困难,北京市当时的领导高瞻远瞩,特别感谢霍局长当时主要推动这个事儿,让我们瑞银在国际内招标。

我记得当时说的历史是说希望寻找在全球范围内有实力的领先投行,其中包括风控能力比较强但对中国市场有长期承诺的国际银行进来重组北京证券,这就有我们进来注资跟国家主流投资者,包括后来的中投,国家开发投资总公司,包括中粮集团共同组建新的瑞银证券,瑞银证券持股比例从最早20%到后来2015年增持到24.99%,从06年开始就具有独家管理权,所以好几个领域我们都有突破。

刚才王行长讲的也很精辟,有时我们自己想,十多年前我们在这站着说请中国市场开放,要像瑞银这样的外资进来,坦率讲,尤其对在座的很多专家,可能在关门闭会时我们会主动说,我们不是狼,我们是羊,我们不会来冲击国内市场,我们会带来很多好的东西,希望能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

可是那个时候,我相信说的多,听的少。所以我特别的感谢代表瑞银,我们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尤其金融改革开放最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也是这个市场的建设者,这么多年走来创造外资市场进入中国市场第一。

我再扣今天的题目讲一讲财富管理,毕竟瑞银是排世界第一财富管理机构。03年就获得QF资格,第一批第一家,也是当年金额最大的,最近中央电视台拍《资本的力量》专题片找到我们,我们找到当年2003年批瑞银集团,第一家第一批3亿QF额度,投资中国A股市场,03年我们创造第一。

我们也是05年第一家跟国内的国投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第一家外资入股达到49上限的中外合资的基因管理公司,叫国投瑞银,今天还存在,当然我们会根据新的政策寻求跟中方合资方做增持股比的调整。

我们06年瑞银证券正式成立,07年年初开张。早期几年我们凭借海外优势,特殊产品优势,在某些领域,包括IPO、资本市场占据了比较领先的地位。我记得曾经长期处于前三名、前五名的地步,今天坦率讲可能十几到二十左右的水平了。

2012年我们成为瑞士银行中国外商投资的法人银行,今天我们瑞士银行中国在北京注册,也是全力以赴在推广境内的财富管理,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法人银行不做企业贷款,不做零售银行,我只服务中国我们定义的全球范围内定义的高净值和超高净值的个人客户,这是我们有特色的瑞士银行中国的外商独资的法人银行。

2017年在自贸区取得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的牌照,同时我们又有有限人资格管理额度,QDFP在上海。我们成立这两个都兼备的第一家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因为真正的PMF牌照我们是第二家,瑞银资管是第二家。

当然我们今年4月28号中国证监会出台新的外商可以控股国内证券公司的规则之后,我们5月2号第一个递表申请增持瑞银证券,5月2日递表10月30号获批,我们非常赞赏中国监管部门开放,高效率、高质量的对我们诉求的认可和审批。

我刚才讲了,简短说几句,外商进来真的是利大于弊。我大胆一点说,当然很多人会说有利总有弊,为什么没有什么弊,国内监管总体来讲是稳健的,前面几位讲者也说了,包括殷市长讲的,重点打击P2P和所谓的金融互联网或者互联网金融,我不是说好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我说的是不好意义的,P2P不能一竿子打死,可能80%都是有问题的。

我们很欢迎这个,因为中国是高监管、严监管的市场,外商进来合规和不踩地雷在很多市场,尤其进入新市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说的严重一点,一个人做事,一点五到两个人看着,如果我们做错,我们知道后果非常严重,我们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相比国内投行,我们在国内50个国家和市场运营,我们的教训更多一点,相信中资证券银行和同行,走出去未来几十年过程当中也会陆续有这方面的,或者从中兴或者从其他行业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应该吸取这方面的教训。

外资进来不会是打破市场规则,犯规的那一类,同时我们会带来很多国外的新思路、新产品、新理念,我们也非常明白,中国市场的接受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要开放,中国客户的需求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更殷切,往往国内都是需求早于产品,监管当然有的时候也相对落后于市场发展,但我觉得外资进来可以在这个领域大大的提升我们国内的市场成熟度。

其中有一个国内市场最大诟病的地方,我们觉得是同质化竞争。大家都是拼块头,都是拼同一个产品。过去是传统投行成交业务三分之一,自银三分之一,融资三分之一,2015年之后两轮打击不允许,融资的营业部收入大大减少,投行这两天又爆出南方的国企银行做投标,保健费已经低到了五到十万人民币,承销费低到了0.05%,也就是万五,坦率讲,如果是这样的收费水平,恐怕跟我们正常认为的A股IPO水平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

也就是说如果外资进来看到是这么一个市场,我们觉得我们会很慎重的。我明明知道做两三年都挣不到什么钱,我该不该做,我们的决定首先是看看,我们不要做不挣钱的,如果所有投资不挣钱,干吗来中国?所以我会寻找能挣钱,没有那么多群龙混战或者鱼龙混杂靠低费率来赢取市场份额,在我们看来不健康不值得推广。

好消息中国证监会这样的事情他们不推荐,甚至适当时还要做处罚性和警示性的行为,所以我觉得外资进来能够加大整合力度,可能外资进来以后,中资也要考虑,你做我也做还不如合并到一起做,130个券商太多了,中国市场不应该融得下,在我们看来超过40、50家或者领头券商在美国都超不过10家以上或者最多15家。当然可以有精品投行可以有其他的。

财富管理我说简短几句,分组讨论会有来自财富管理的同事。我们特别看好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瑞银在全球做的非常成功,亚太区也遥遥领先第一,但我们觉得中国国内市场还远远没有目前开发,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所以瑞银抱着最大诚意,会把我们最好的人才,最强的理念,最强有力资本投到中国来,在这个意义上,祝北京市金融市场开放,祝通州区金融市场开放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我也相信瑞银在这个过程中会发挥我们应该发挥的作用,做出我们应该做出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