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八年演讲,善良变了,理性没变

《财经》杂志记者 吴杨盈荟 | 文 宋玮 | 编辑  

2019年01月12日 18:59  

本文3600字,约5分钟

产品原则本无所谓善恶,只有演化。

张小龙4小时演讲,在自媒体流传中突然带火了“善良”与“常识”两个词。说实话,这种政治正确的论断放安在一个产品上让人心生警惕。善良和常识真是张小龙一直坚持的吗?相信善良和常识,能做出下一个微信吗?

张小龙首次面对公众公开演讲是在2016年。此后每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他都会在广州出面公开演讲。听张小龙演讲,也演变成为互联网圈几乎人人热衷参与的行为艺术。

2016年之前,张小龙还做过两次更早时期的演讲。2011年,微信刚发布3.0版本和“摇一摇”功能,张小龙在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做了50分钟的演讲。2012年,张小龙在腾讯内部一口气进行了8小时演讲,最后说:“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8年6次演讲,张小龙思维和微信的变化都藏在这里面。

8年前的「上瘾」,8年后的「善良」

有人统计了张小龙演讲中说了和没有说的词语:朋友105次,套路 1次(否定式),打中 0次击中 0次;愿意10次,欲望 1次——他谈用户是否”愿意“比”欲望“多;他把用户当做朋友,而不是需要被打中的“靶子”。

2011年,张小龙42岁。微信更新3.0版本,推出“摇一摇”功能。当时的张小龙,对人性的理解和现在截然不同。

华东科技大学的自习室里,张小龙面对一众师弟师妹们,花了2/3的时间聊微信的“摇一摇”功能设计:“你摇一下,屏幕就会拉开。在这有个bug,之前有个女生摇的时候太用力,屏幕拉开太大了,她看到了大卫的裸体。”他接着补充:“这是一个人性化的bug。”

张小龙详细解释了“摇一摇”的“上瘾”机制:用户摇动手机后,会发出来复枪的声音,同时画面会张开再缩起来。枪声是性感和暴力的暗示,弗洛伊德说人的所有的动机都来自于性的冲动。“做摇手机找人这个功能非常容易,但是让每个人一用这个功能就上瘾是非常难的。”张小龙说。

产品要满足人性的“贪嗔痴”——这个产品界的著名观点,也是张小龙在2012年的腾讯内部演讲中提出:“在佛教里面说人的本性是贪嗔痴。我们要洞察这一点。我们的产品对用户产生黏性,就是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

8年后,张小龙的用词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说,“微信梦想是什么。个人用户角度来说希望它能够成为每个人最好的朋友。”他还说,“我们对于用户的态度上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

从上瘾到朋友,从套路到善良。为什么前后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难道张小龙的产品思维突然彻底改变,推翻和背叛了8年前的自己吗?

撕开「善良」,露出「理性」

解读张小龙4小时演讲时,不少人把张小龙放上了“善良”的神坛,认为微信是有道德有底线的产品。

尽管张小龙也在使用“善良”这个词语,但实际上在他所说的善良背后,更大的原则是“理性”。或者可以说,微信的善良只是它理性的其中一个外在表现。

张小龙是什么时候开始说善良的?2016年。

2016年张小龙47岁,第一次在微信公开课上公开对外演讲。他在演讲中讲到用户价值,分享了亚马逊CEO的文章《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欺骗用户是最容易做的事情,因为只需要聪明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因为欺骗用户虽然很容易获得流量,但是最终会把用户给赶跑了。怎么样对用户是好的——这个会聪明会更重要一些。”

我们可以理解为,张小龙从2011年强调上瘾,到2016年开始强调善良,是他的产品理念在5年里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但如果去寻找这背后更深的、一以贯之的规律,张小龙始终没变的是“理性”。

正如他在2019年演讲中所说:“这种善良是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这是一种非理性上的善良,我认为它是一种愚昧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为什么是理性,而不是善良?因为理性是更深一层的规律。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善良是长期博弈中利益最大化的选项。牺牲短期利益,是为了更大更远的长期利益。那些不善良的人,都是鼠目寸光之辈。

2017年的演讲里,张小龙强调合理性才是微信团队做决策的根据。“合理性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会舍弃掉很多本来想要做的东西,这种舍弃并不是因为克制,而是说我们发现有很多事情最后验证行不通,如果硬要去做是不合理的。”

8年的6次演讲中,张小龙的设计原则始终未变。他会回归到人类最原始的动力上,去寻找产品驱动力。

为了设计摇一摇的动作, 张小龙研究过人类的起源。人类为什么会直立行走?因为人类要把手用来抓石头,用来打猎,最后脚就用来做别的东西了,最后就直立行走了。“这是人类最原始的东西,最原始的东西往往就是体验最好的。”

从原始,演变出了微信的另一个设计原则——简单。竞争对手一度做了比摇一摇更多的创新功能。Pony看了很着急,抱怨怎么没有把该想到的都想进去,让对手没办法在上面继续改变。张小龙却反其道而行之。

人的第一反应是做加法,而张小龙的自信来源却是做减法。他告诉Pony:“不用着急了,因为我们这个东西已经做到最简化了,别人没法超越了。”

若理性是微信“善良”背后的真正原则,那么在必要的时候,理性也可以以“恶”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心者可以去微信的版本更迭中寻找蛛丝马迹。

张小龙的直觉

张小龙是一个强调直觉的人。

微信的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使用“一个”而不是“一种”,就来源于他的直觉。

“好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独裁,否则它将包含很多不同意见以至于产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张小龙说。这同样是直觉在产品中产生作用的关键。

2018年12月21日,微信7.0更新。开机屏换成了蓝天中一朵紫色小花,加上两行白色宋体字:“因你看见,所以存在”。这幅画面被不少人吐槽为“用word排版”,“迎合老年人审美”。张小龙在演讲中笑称:“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还有8亿人看不懂’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小龙为什么坚持要使用这幅图作为开机屏?文字和花朵都能找到线索。

明朝王阳明在与友人外出郊游时,有一段流传千古的对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张小龙在朋友圈里,也曾发过一段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是“心外无物”——你的心就是整个宇宙。

紫色小花学名秋英,又叫大波斯菊,英文名为Cosmos bipinnatus。其属名为“Cosmos”,在英文中意义为“宇宙”。

张小龙,要做产品中的“上帝”。“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上帝建立了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产品经理和上帝一样,也会俯瞰芸芸众生,知道他们的欲望,然后给他们制定一些规则,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来运转。”张小龙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上帝的原则下,本无所谓善恶,只有演化。

张小龙说,他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版本会做什么。微信的迭代中,好几个功能起了转折性的作用,但是这些功能都是在上线前一个星期左右才做出来。“从结果来看版本规划的非常有序,但其实它是没有规划的。原因是这个市场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你的任何规划都跟不上这种变化。”张小龙说。

8年前,微信可以强调上瘾,贪嗔痴。8年后,微信可以强调真诚和善良。微信的成功,决非来源于善良和常识。

如果有人真的相信了这个,你和你的产品不会成为张小龙和微信,只会成为下一个在互联网演化中被淘汰的物种。

最后,在你决定相信什么的时候,不要忘了张小龙的那句话:“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西瓜经济学

一切皆市场,从经济学视角解读人、商业和社会。

作者吴杨盈荟,《财经》杂志记者,隐藏属性为心理咨询师、互联网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