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费率将下调3个点,或有进一步降费空间|两会聚焦

《财经》记者 相惠莲/文  朱弢/编辑  

2019年03月05日 14:09  

本文1602字,约2分钟

对国内社保费率过高的诟病由来已久。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的新消息即将改善这一局面:各地职工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可以从19%左右下降至16%,现行的社保费征缴方式将会稳定。新政有望将帮助企业进一步减负,塑造更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学者乐观地预期,这或许仅仅是第一步。

2018年夏季,“社保征缴风暴”一度成为众多民企的关注焦点。根据当时的部署,社保费将会在2019年1月1日从人社部门移交给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对以往企业少缴、漏缴等行为的规制显然会趋向严格。官方回应称,将研究制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方案,与征收体制改革同步实施。

较为确切的政策出现在了3月5日公布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称,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同时,会稳定现行征缴方式,各地在征收体制改革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集中清缴历史欠费 。

过去几年,被调低费率的主要是几个规模相对较小的险种: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2015年3月,失业保险的费率被统一从3%降至2%,后又被降至1%-1.5%。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由1%降至0.75%,生育保险的费率则从不超过1%被降为不超过0.5%。少部分地区降低了医保的缴费费率。而占社保整体最大比例的养老保险仅被有条件地下调了1个百分点。

此次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从19%左右降至16%,显然迈出了更大的步子。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指出,此次养老保险费率的降幅达到约20%,感知度高,突出了“明显”为企业减负。若按原有的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计算,这种“减负”必定会带来基金收入的减少。但是,中央为企业减负的决心很大,同时也要确保养老金合理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这需要在基金管理上“开源、节流、调结构”并举。

从地域的角度看,不同地区落实该降费政策的节奏可能不一致。张盈华认为,考虑到地区之间基金结余和赡养负担的差异,以及中央调剂政策的推进,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有能力一步到位降至16%,这些条件包括留足几个月的发放以及评估降费率后基金收入的给付支撑能力,不满足这些条件的地区则需要逐步降费率,但它们在降费率带来的“减收”和调剂金带来“增收”之间取得平衡后,一定会降费率,毕竟企业减负对活跃地方经济非常必要。

同时,养老保险可能还存在更大的降费空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看来,降费改革并不是单独推出的,养老金全国统筹、国资划转社保、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都是应该尽快推进的政策。

“如果这些政策都能结合起来发挥效果,未来还有进一步降费的空间。之前学术界对降费方案进行了诸多测算,降费空间比现在即将实施的要大。”朱俊生说。

在社保征缴制度改革的动向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相对模糊,仅称“稳定现行征缴方式”。《财经》2018年底曾报道,原定于2019年1月1日完成的将社保移交至税务部门征收的计划将会暂缓。3月5日,一名接近国税总局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暂时不会移交,但移交是既定的。”

在张盈华看来,税务机关征收社保费有其必要性和优越性,但应该是成熟一个地方就完成一个地方,前提是征收机构的变化不会带来缴费负担的增加,否则与中央减税降负的精神背道而驰。

此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还称,将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

“我们既要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合理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