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中付:工业上楼需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

来源 |202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 整理|《财经》新媒体  

2023年12月24日 20:24  

本文2519字,约4分钟

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担任指导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承办,《财经》杂志、《财经智库》策划举办的“202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12月23日至2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12月24日,在“都市工业”模式探索与未来的会议环节,国机集团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工业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中付分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工业园区的规划,二是关于现在工业上楼的一些研究。

他提到工业园区规划335观点。首先是工业园区规划的三个通用原则:第一是遵循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第二是定制化和标准化兼顾;第三是打造标杆,建立现代、行业领先的园区品牌。

匡中付还谈到工业上楼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认为,有五个方面可以值得重点关注:第一,一城一策,一区一策,每个城市制定属于适用于自己制造业体系的政策。第二是产业细分,工业园区需要在细分领域有方向,围绕中心产业,一主多辅。第三是尽可能制定一些技术标准。第四是出台一些对应支持政策,满足建设方和使用企业的需求。第五是关注成本控制。

国机集团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工业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匡中付

以下为发言实录:

匡中付: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感谢主持人的介绍,我分享的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工业园区的规划,第二是关于现在工业上楼的一些研究。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来自国机集团所属的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始建于1953年,今年刚好是70周年。我主要从事工业工程的规划、设计、咨询工作。工业工程规划设计领域的内容很多,我今天主要想分享一下我在规划时的三点常用原则,三点展望观点和开发五个过程。

关于三个原则,第一是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就是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第二是定制化和标准化兼顾;第三是打造行业标杆,建立现代、行业领先的行业品牌。展开来说,现在工业园区规划核心思想都是需要基于产业定位、产业选择、产业细分,然后去进行园区规划的。从布局合理来说,有两大块,第一是我们的每个园区布局需要基于城市规划和定位,二是单栋厂房里面的布局要基于产业,根据行业适应性进行厂房户型布局。从个性化和标准化来说,每个产业园、每个工业厂房、每个项目都是不一样的客户需求,视为个性化定制。为什么要有标准化的过程?标准化是基于解决城市产业园、建设企业、入驻企业成本上的考虑。也就是做一个项目,要考虑整个企业,整个园区未来发展的经济性,以及未来自我迭代的持续改进过程。再就是为什么打造标杆和行业领先?因为很多产业园的建设,几年后就被赶超,变成了待淘汰的园区,容易被周边的新的园区迭代。现在我们常讲的两个概念,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关键问题我认为可以在行业领先和标杆上面去做文章。

关于三点展望。首先是未来产业。我想先说一下个人感受,昨天下午的推介报告,成都各个分区的介绍我都详细学习了,个人认为做得非常好,都提到三个方面:现有支柱产业、现代新兴产业,还有未来产业规划。这个也是我在研究工业园区着力的地方,作为专业从事工业工程规划的企业,我们会特别重视未来产业往哪一些方向发展。比如半导体、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类脑科技,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其次是产业空间的升级,包括刚才主持人提到的产学研结合、产城融合、2.5产业、总部经济等,都是产业空间升级的需求。再就是产业人才的升级。

关于五个过程。我们总结为产业园区的策产投建营,从产业策划,产业导入、产业投资、园区建设和运营。我们公司目前一般会从这五个过程着手综合考虑。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部分是关于工业上楼一点分享。今天咱们谈都市型工业的课题比较大,我们十年前做产业园搬迁,企业从城市里面搬到郊区或者其他地方,城市化扩建。未来是产业升级,重谈都市制造业,都市工业就是一个大的范围。在这里面,我选了一个方向:工业上楼。

今年9月份开始我们公司到深圳做了一系列的交流和调研,并在深圳设立了分公司,参与深圳工业上楼相关项目。在深圳,国内外建筑规划设计公司众多,资源丰富,但专业从事工业工程规划设计的相对较少,我们也是从工业这个方向切入,针对深圳工业项目,成立了工业上楼研究院。目前正在为深圳、上海等地的一些工业上楼项目进行相关的规划咨询服务。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始,首先是做产业策划,其次是针对项目进行定制化需求规划设计匹配。具体更多内容我们可以在下一个环节时做更多交流。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匡院长,对都市工业发展趋势怎么理解,在当下刚刚起步的过程中,你觉得还存在一些什么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防止的?

匡中付:

好的,谢谢主持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目前发展态势,第二个是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就目前发展态势来说,个人理解是,刚才大家提到的城市空心化带来的制造业回流,这个问题之前就有,零几年就已经开始。但是真正重视是从2019年开始,大湾区大量的政策出台,工业上楼开始进入标准化、精细化发展。目前做得最细最快,政策出得最多的应该是深圳,更多借鉴了新加坡和香港的模式。

深圳2022年全面启动“工业上楼”行动,2023年开始大力推进,目前有一个深圳工业上楼五年计划。深圳目前是国有资产建设,政策性产业空间供给,规定原则上不高于4.5%的收益率,初始租金规定不高于35块每平方米,厂房面积占比不小于55%、非生产类建筑面积占比放宽到30%等条件。继深圳出台若干举措后,今年上海等也都出台了工业上楼“智造空间”的相关政策。目前我们公司是在大力推进跟上海、深圳几个区的合作。整体来说主要一线城市实施较多,二线城市处于探索中。

其次是推进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个人认为有五个方面可以值得关注。第一,建议一城一策,一区一策,每个城市制定属于适用于自己制造业体系的政策。第二是产业细分,工业园区需要在细分领域有方向,围绕中心产业,如单个产业园一主多辅。第三是尽可能制定一些技术标准,指导意见。第四是出台一些支持政策,满足建设方、使用企业等的需求。第五是关注成本控制,企业最终是成本问题和生存问题。目前我就表达这五个方面,谢谢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