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信投资副总裁符辉毅:深蓉合作,共建理想之城

来源 | 财经网   

2023年12月25日 12:02  

本文3812字,约5分钟

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担任指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承办,《财经》杂志、《财经智库》策划举办的“202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12月23日至2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12月23日,深圳市中海信投资公司副总裁符辉毅在大会上表示,当前,深圳的制造业逐步踏入价值链的顶端,形成了一个龙头企业头雁领飞、众多小巨人企业众雁共舞的局面。

符辉毅梳理了深圳都市工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同时通过深圳都市工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成都的发展机遇。符辉毅认为,深圳都市工业具有好的产业基础、人才聚集、金融资本的加持、土地资源的稀缺等特点。而成都具有人力资源、扎实的产业基础、市场拓展的需求、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城市环境等优势,成都正抓住时代机遇,成为新时代的理想之城。

“近年来,成都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基础,并且这些先进制造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产业匹配度与深圳非常高。深圳有东莞、惠州做产业配套,成都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它一定会成为都市工业发展的核心区。”符辉毅说。

深圳市中海信投资公司副总裁符辉毅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活动。中海信是一家深圳的公司,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做产业园区已经二十多年,今年我们有一个项目落地在成都市金牛区,我本人在成都待了差不多一年左右,我今天的演讲主是从深圳和成都的产业合作,从深圳都市工业的发展经验等方面来看成都的发展机遇。

深圳对制造业、都市工业的建设一直非常重视,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科技园区就诞生在深圳,深圳有“中国工业第一城”的称号。我梳理了一下,深圳都市工业发展大体分了四个阶段:

建市之初,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主要依靠深圳特区的政策优势,借助香港的资金和产业技术转移,形成了一个前店后厂的模式,相当于是依托“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发展,开始它的工业化之路。当时深圳借助特区的优势和毗邻香港产业高地的优势,发展了它的第一波工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产业结构相对比较低端,模式比较单一,并且能耗比较大,慢慢发展速度没有那么快,所以深圳就主动求变,放弃了原来的路径依赖,提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政策,从那时开始深圳就从电子和计算机这个产业门类下手,城市产业集群迅速发展,这就是深圳在第二阶段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深圳通过一系列政策机制的创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新型工业用地的试点,开始把眼光聚焦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并且在产业的载体上逐步置换一些低端的产业,为高端产业释放空间,重点培育发展一批战略型的新兴产业。到今天,深圳的产业发展已经非常好,但它仍然是通过不断的迁出、迁入和升级,让深圳的制造业逐步踏入价值链的顶端,它更注重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领域,形成了一个龙头企业头雁领飞、众多小巨人企业众雁共舞的局面。

2022年,深圳再次喊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口号,并且发布了很多政策,包括工业经济30条、“20+8”产业集群等政策,提供“工业上楼”、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载体,推动创新、产业、资金、人才等链条的融合。

这是深圳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我们总结了深圳取得的在都市工业的成功的几个特点。

第一,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因为深圳立市就是发展制造业,特别电子信息领域上下游配套非常完善,同时还拥有一圈“朋友”,东莞、惠州、佛山、中山这一片区的大湾区城市围绕着深圳,为深圳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产业配套的大后方,支撑深圳可以产业链顶端进行发展。

第二,人才聚集。深圳高速发展四十年,有很好的国际化视野,同时喊了一句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也代表了深圳企业对所有外来人员的包容。所以有一大批的企业人才奔赴而去,这为深圳技术的创新提供了非常充足的人才储备。

第三,金融资本的加持。首先,它是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其次,因为深圳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经济环境,所以它在人才、技术、资本上都是融合发展,让深圳的成果转化非常非常活跃,产业的兴起伴随了一个个造富的神话,为都市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项目资源。

第四,土地资源的稀缺。这是被动之举,深圳只有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差不多是成都的1/7,是上海的1/3,所以它没有办法,只能够去向天空要效益,所以重心发展都市工业是必然之举。

我们回顾了深圳都市工业发展的历程和四个方面的特点。中海信从2001年到现在有22年历史,我们深圳专注做产业园区,刚好伴随了深圳经济和产业高速发展的二十年,也见证并且实践了深圳都市工业的发展。目前我们深圳自持80万方产业园区,园区内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有300多家企业,年产值能实现180亿,年税收20亿。我们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第一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也是深圳“孔雀计划”产业园、深圳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基地。我们做的项目不多,但是每个项目都做的比较大,也做的比较久远。我们有自己的考虑和想法,在这里我从四个方面跟各位嘉宾做一个汇报。

第一,坚持政企合作的方式。我们始终认为做园区,单靠政府是做不好的,单靠企业也是做不大的。无论从招商引资的战略,还周边企业的产业配套需求等,我们始终坚持和政府一起把小片区的产业生态做好。咱们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的图片,都是我们园区的实景图,我们跟政府打造了行政服务中心、公立医院、公立幼儿园,这都是在我们园区内的,并且我们集团下属也有两家中英文学校,这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很紧张,但是对于园区的高管子女,我们可以免费留学位就读,这也是我们留住企业的手段。

第二,专注做产业运营。在深圳二十年时间,我们孵化了200多家企业,投资了40多家企业,拥有两个国家级平台和多个省市平台。首先,我们坚持高标准入园门槛,其次,是全方位产业服务,可以陪伴园区企业共同成长。同时,公司有一个产业基金,叫中海资本,也通过产权换股权、租金换股金等方式,入股园区内的企业,跟园区企业深度绑定,跟他们一起成长,这可以说是我们领先创新的方式,

第三,追求产品的品质。哪怕我们做的是工业厂房,我们也始终坚持非常高标准的建设,获得了美国LEED认证、绿色建筑标识、深圳绿色建筑奖。我们不局限做厂房,我们从厂房研发,甚至有些地方的商业配套不齐全,我们会做商业、酒店、会议中心,有些地方用工比较缺,我们甚至会做一所职业学校,包括给人才配套的体育馆、人才公寓,根据不同项目,我们都会打造齐全。企业从孵化到最后上市,我们都能有非常好的空间载体和产业配套给到他,尽量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四,注重产业集群的招商。我们有一个深圳总部的优势,刚好赶上了深圳发展非常高速的二十年。我们坚持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聚集、科技创新孵化的大中小结合、梯队化发展的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今年我们在落地了西南地区的第一个项目,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走出广东,唯一一个项目就落在成都市金牛区。项目现在建设进度非常好,春节前第一批产品就可以封顶,目前有50多家意向企业报名入驻。

我想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来成都?这不光是我们的观点,我们也调研了园区企业,包括园区企业也选择来成都。很多优质企业都想在内地有一个战略纵深的布局,相当于做一个备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第二,具有人力资源优势。近几年,深圳很多企业人力成本很高,留人、招人很难。刚好此消彼涨,成都每年都有20多万人流入,人工成本也是深圳的1/2甚至1/3,同时西南地区对于很多年轻人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所以很多企业愿意选择来这里。此外,成都城市的包容度非常高,大家都不排外。

第三,产业基础很扎实。成都是国家制造业的大后方,近年来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并且这些先进制造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它的产业匹配度跟深圳非常高。深圳有东莞、惠州做产业配套,成都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它一定会成为都市工业发展的核心区。

第四,市场拓展的需求。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把市场拓展的目光从海外转向国内。成都不但是国家的中心城市,西部交通枢纽,同时蓉欧班列可以连通世界,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中,它的运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一定比沿海城市差,甚至更有优势。

第五,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与我们打交道的政府工作人员,一是专业,二是高效,三是非常热情,让我们感觉回到自己家里一样,而且大家谋求发展的愿望特别特别强烈。

第六,城市环境很好。城市建设水平很高,有大都市的格局和视野,有青砖绿瓦的古蜀文化,也有盖碗茶和火锅的人间烟火气,确实是一座非常暖人心的宜居之城,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去四十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深圳成为吸引外资、改革、创新的国际化大都市。当今,成都正在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理想之城,欢迎越来越多的朋友来到成都,跟这座城市共发展。

最后,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嘉宾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